

一家跨國美容企業為了推廣自己的脫毛產品,在畫面中將“多毛體態”的女性隱喻為猩猩,貶低損害了婦女人格。檢察機關認為,這起事件看似沒有個體受害者,性質卻較為惡劣。
日前,上海市黃浦區檢察院(以下簡稱“黃浦區檢察院”)對涉事企業提起“行政+民事”公益訴訟,經多方磋商后要求企業刊登道歉,磋商協議經向申請司法確認,獲裁定有效。
10月24日,澎湃新聞記者從黃浦區檢察院獲悉,該案是新修訂的《中華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實施以來,上海市首例對于貶低損害婦女人格提起公益訴訟的案件,有力維護了婦女權益。
檢察聽證會現場 黃浦區檢察院 供圖
引發爭議的海報
2023年2月3日,上海一家美容店的幾張脫毛海報在網絡上引起熱議。其中一張海報上兩位身著比基尼的女性牽著一只長毛大猩猩高高躍起;而另一張海報中的女性和猩猩身著同一款式的波點長裙,站在門內的女性自信秀出光潔的腋下,與站在門外的猩猩形成鮮明對比。該微博視頻點擊量高達178萬次,引起了較大的社會。不少網友表示,兩張海報有貶損、物化女性并制造容貌焦慮的嫌疑。
這家美容店注冊在黃浦區,故而事件線索轉至黃浦區檢察院公益檢察室,檢察官獲悉后立即啟動事件調查。2023年2月6日,檢察官到企業現場進行走訪,雖然企業在社交媒體上回應稱已對涉事海報進行調整,并將做好畫面審核工作,但店內擺放的宣傳冊上仍印有上述爭議海報的圖片,并未做到全面整改。
2月27日,檢察機關通過網絡查詢查實,某知名平臺線上門店發布的商家相冊中也都不同程度地展示含有前述海報、宣傳冊圖案的照片,甚至還有 “煞風景的比基尼”“瑪麗蓮夢露還是瑪麗蓮毛露”等過往投放的宣傳字樣的海報,存在丑化、夸大女性毛發的情形。
該企業是否利用“熱度”嘩眾取寵、獲取流量?內容是否損害婦女權益?為掌握公眾對于此事件的認知,針對上述問題,檢察官設計一份調查問卷,面向“益心為公”志愿者和社會公眾發放問卷,進行延伸調查。184份問卷結果表示,大部分受訪者認為涉案存在不同程度貶損女性、損害婦女人格尊嚴的行為,其中女性受訪者感受被侵權的比重尤其居高。
檢察聽證會現場 黃浦區檢察院 供圖
發揮行政公益職能
通過走訪調查和逐層論證,承辦檢察官認為,涉事企業的海報及手冊等存在將未脫毛女性貶低為猩猩的嫌疑,部分內容低俗容易引起不適,對廣大女性造成不良影響,致使社會公益受損。且在媒體曝光后的近一個月間,涉事店鋪仍未整改到位。根據2023年1月1日施行的新修訂的《中華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七十七條規定,通過大眾傳播媒介或其他方式貶低損害婦女人格的,檢察機關可以依法提起公益訴訟。
由此,黃浦區檢察院發揮行政公益職能,與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磋商,要求行政機關督促涉案單位立刻停止侵害行為,全面整改線上線下各種載體發布的違法。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經立案調查全面啟動執法程序,于4月12日作出涉案違反《法》中“違背社會良好風尚”的認定,對涉案企業作出責令停止發布違法,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并確認涉案已全部下架。這期間,檢察機關全程與行政機關保持溝通,并實時跟進行政執法過程。
啟動檢察民事公益訴訟
就涉事企業的是否存在貶損婦女人格構成民事侵權的問題,黃浦區檢察院同時啟動了民事公益訴訟程序。
2023年4月19日,檢察機關組織開展聽證會,邀請監督員、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婦聯以及涉事企業共同參加。聽證會形成一致意見,涉案對“多毛體態”的群體尤其是女性群體缺乏尊重,雖然涉案企業系跨國企業,但侵犯婦女合法權益客觀事實和相應認知不受地域限制,企業應依法承擔賠禮道歉、消除影響等民事侵權責任,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檢察機關采納了聽證意見并進一步就公益訴訟開展釋法說理,明確跨國企業在中國的經營者應當了解融入中國本土的文化、風俗、理念,以中國消費者的感受、認知作為標尺,嚴肅審慎履行企業合規義務,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防范違法侵權以及訴訟風險。涉案企業當場誠懇表示愿意承擔侵權責任并作出守法從業承諾。
會后,檢察機關與涉案企業簽訂《婦女權益保障民事公益訴訟磋商協議》,約定由涉案企業在國家級新聞媒體發布道歉、消除違法引發負面造成的不良影響;簽署從業承諾,以本案為戒,嚴格依法從事等商業活動。協議簽署后,雙方同步向上海市第二中級申請司法確認。2023年9月7日,黃浦區檢察院與涉案企業共同作為申請人出席庭審,就協議簽署雙方的真實性、自愿性等方面進行了審查,最終該司法確認獲裁定有效。
最終,涉事企業在正義網上發布了一則特殊的道歉“……我司發布的品牌形象畫面在網絡引發焦慮并造成負面影響。因個別畫面設計不當,有違社會良好風尚,導致不特定女性感到不適,權益受損,我司在此尋求社會公眾的諒解……”
本站文章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投稿至郵箱:dxse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