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記者 王薛淄
化妝品產業是滿足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美麗經濟”。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我國化妝品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產業鏈日趨成熟,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據統計,我國化妝品市場規模僅次于美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化妝品市場,而且其高增長速度遠超美國和日本。數據顯示中國護膚品市場規模2019年達到2444億元,同比增速14.7%,預測化妝品行業復合增長率在未來五年內將持續超13%,高于國內社會消費品復合增長率,成為中國居民繼、汽車、旅游之后的另一大消費熱點。
然而,隨著中國“美麗經濟”“顏值經濟”時代的到來,社會對化妝品行業充滿新的期待的同時,我國化妝品產業面臨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品牌認可度低、高端市場被國際品牌占據等問題仍然存在。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賽萊干細胞研究院院長陳海佳在今年帶來了關于推進我國高端化妝品發展,打造世界級品牌的提案。
在提案中,陳海佳認為,我國化妝品產業面臨以下主要問題,一是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低,在各個機構的高端品牌化妝品排行榜,幾乎都看不到國產品牌的身影;在一線高端百貨店中,國外品牌占絕對主導地位,即使有個別國產品牌,專柜位置也比較差。二是國內國外品牌存在不公平競爭,在部分百貨店,為了引進國外品牌,采取了多項補貼政策,比如銷售保底、補貼、較低的租金或流水倒扣比例,在事實上形成了與國內品牌不公平的競爭局面。三是經營方式不同,國外品牌的經營很多采用直營方式,較少采用經銷商或者代理商,實現直接獲取高額利潤。四是我國化妝品原料方面缺少核心技術優勢,過度依賴進口,也限制了行業發展。
對此,陳海佳提議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我國高端化妝品發展,打造世界級品牌:
一是完善化妝品產業生態建設。通過完善化妝品全產業鏈及產業集群建設,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具有中國特色和地方優勢的化妝品產業聚集地,致力于國產高端品牌的打造及推廣,將配方研發、安全性及功效評價檢測、備案評審、產品包裝設計、品牌打造等公共服務平臺及資源進行集中,致力于提高效率,提升質量,增加國際競爭力。
二是加強產學研合作及科研成果轉化。打通市場需求與科研方向的信息壁壘,依托高校及科研院所開展化妝品原料及產品研究,設立專項課題支持化妝品研發;培養化妝品領域科研隊伍,鼓勵化妝品人才引進和培養;加強國際交流,引進國際先進理念和成果,結合本土特色進行高效轉化,全面提升產品質量。提供合理轉化機制,研發與市場良性互動,在原料和產品之間形成可持續的循環。
三是增加產品科技含量,鼓勵化妝品原料創新研發及質量提升。一方面鼓勵化妝品原料創新研發及生產,對化妝品新原料申報、相關專利的審查建立綠色通道,實行快速備案、快速預審、優先審查,予以專門支持。
四是加快推進化妝品行業標準建設,強化產品及原料的安全性監管和功效性測評,全面開展化妝品原料質量提升行動,推進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標達標。
五是提高進口化妝品品牌關稅,加強監測力度,國外化妝品配方成分必需與國產同樣的要求,設置一定的壁壘。針對國產高端化妝品品牌進駐一線百貨店,給予相應政策扶持。
陳海佳表示,發展高端化妝品品牌,推進我國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不僅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更是落實“六穩”“六保”工作部署、提升實體經濟能級、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優化市場供給、滿足日益增長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本站文章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投稿至郵箱:dxse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