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你是不是護膚達人,在瓶瓶罐罐的疊加涂抹之后,“搓泥”這個現象總是難以避免。你也許會疑問是不是其中某一款產品的品質不靠譜,或者自己的肌膚在“絕食”,但事實上,造成護膚品“搓泥”的原因多到能嚇你一跳,比如下面頗具代表性的這些。
換句話說,有時候在使用護膚品或是底妝產品之后出現的“搓泥”現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前提是你必須摸清自己的肌膚現狀,同時避免在使用美容品的過程中犯一些你并不知道的“低級錯誤”。
1:角質層厚重
角質層是肌膚最外延的部分,有眾多半凋亡和已經死亡的角質細胞構成,當一些死皮細胞沒有及時脫離就會在肌膚表面筑起一道“墻”,而護膚品就會在這道“墻”上攪拌在一起,也就是肉眼直觀可以看到的搓泥或者起白屑。
2:肌膚屏障受損
肌膚的屏障能夠直接反應肌膚外觀,并決定對護膚品的接納能力,當肌膚屏障受損時,護膚品就難被肌膚充分吸收,這時要做的是使用更溫和的護膚品來減少,同時補充細胞間質和必要油脂來完善肌膚的防御能力。
3:護膚品滲透性不好
護膚品的滲透性欠佳也會導致搓泥,特別是首先使用的護膚品如果含有難以滲透,親膚性欠佳的成分就會讓后續的護膚品在肌膚表面“打成一團”。
4:護膚品膠質成分過多
護膚品中添加膠質成分能讓使用感更清爽,同時增加產品的粘稠度,讓產品從視覺上看起來更“營養”。但如果使用太多含有膠質成分的護膚,待產品中的水分蒸發之后大量膠質就會搓泥。
5:護膚品中含有顆粒成分
很多面霜或是防曬霜中都含有比如云母、二氧化鈦或是氧化鋅之類的顆粒成分,這些成分在使用完之后能讓肌膚看起來很有光澤感,但如果這些成分與之前使用的凝膠或是嗜喱類產品相遇就很容易搓泥。
6:護膚品屬性不同
在天然的護膚品也必須在工藝和配比技術完善的前提下制作完成,這也就是說護膚品中的成分往往有不同的電離子屬性,當這些成分的離子屬性不兼容時就很容出現搓泥的現象。
7:護膚流程太過冗長
如果肌膚狀況良好,使用護膚品的過程中也已經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不兼容成分的沖突,但依舊會搓泥,那就要考慮一下護膚流程是否太過冗長,是不是多瓶精華類產品一起使用,因為當肌膚無法吸收這些額外補給時,無法被利用的這些物質就會發生攪拌搓泥。
1、護膚前先溫熱雙手
我們在使用護膚品之后要用溫熱的雙手包覆整個面部區域以促進護膚品最大限度被肌膚吸收,其實在護膚流程開始之前,搓熱雙手也是最關鍵的一步。護膚品中很多用于溶劑的成分在低溫狀態下會呈現類似于“凝結”的狀態,所以最好能借助雙手的溫度來將它們“融化”開,從而避免搓泥。
2、定期護理角質
角質層是肌膚最外層的屏障部分,而當這個部分被大量老廢角質細胞占據之后,肌膚的吸收能力以及新陳代謝能力就會下降,這樣一來,護膚品吃不進去,搓泥也就難以避免了。根據肌膚的狀態以及耐受性,使用酸類煥膚或者物理磨砂型的價值護理產品,每周1-2次左右就可以有效改善搓泥的尷尬。
3、簡化護膚步驟
很多時候涂抹護膚品搓泥的現象其實也是在提醒你當前的護膚流程太過于冗長,需要盡量精簡護膚步驟,一般來說,除了化妝水、保濕產品外的加強護理單品數量不建議超過3個。
本站文章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投稿至郵箱:dxse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