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0日,
知名面膜品牌美即
在多個電商平臺的線上官方店鋪
顯示產品下架。
美即官方小程序也發布
落款于當日的閉店公告,
宣布美即官方商城將于10月30日閉店。
美即小程序閉店公告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美即天貓官方旗艦店、美即抖音護膚旗艦店均已無法搜索,美即京東自營旗艦店內商品已全部下架。美即的官方公眾,更新時間停留在今年的7月31日,之后再無更新。
據相關電商平臺的店鋪客服介紹,美即品牌的官方銷售渠道于9月30日起停止下單。用戶可以繼續通過線下渠道購買產品。
曾是國內面膜上市第一股
美即面膜創立于2003年,
因開創性地創造了一種
全新的面膜銷售模式
“平價面膜+單片銷售”,
重新定義了面膜產品的快消屬性,
使面膜變身為充滿時尚的美容快消產品。
而“搭上”屈臣氏,或許是美即線下渠道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公開資料顯示,2005年,美即入駐屈臣氏,2007年,美即成為屈臣氏面膜品類銷量第一的產品。
2010年,美即登錄香港證券交易所,成為國內面膜上市第一股。2012年,美即面膜達到歷史巔峰時期,在國內市場份額占據26.4%,銷售額超過10億元。2013年,美即在屈臣氏渠道內零售額達4.7億元,為美即面膜總銷售額貢獻了70%。
近年來線上業績不佳
2013年,風頭正盛的美即被國際美妝巨頭歐萊雅集團看中,后者以65.38億港元(折合約幣54.33億元)全資收購美即,并將其納入大眾化妝品部門,這也是當時外資收購中國日化品牌的最高額度。2014年,美即在港交所退市,正式成為歐萊雅旗下一員。
不過,被收購的美即卻并未創造盈利,2016年8月,歐萊雅財報披露美即業績,2016年上半財年減值虧損2.13億歐元(約合幣16.67億元)。
其實,歐萊雅并不是沒有出手“救”過美即,2014年,歐萊雅中國研發中心大樓設立“美即面膜專研中心”,推出了鮮注膜力面膜,這一舉措促使美即在2017年實現了雙位數的增長回歸,但美即面膜的市場份額卻跌出前六名。
2018年,美即從屈臣氏全面下架。歐萊雅彼時回應稱,美即退出屈臣氏是品牌的戰略決定,即把電商作為品牌的主力渠道。2019年上半年上市的美白奶皮面膜,一度排名天貓美白面膜TOP1;2019年12月上市的SOS急救紗布面膜,上市即沖進天貓修復類面膜TOP2。
圖源:@青眼
飛瓜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美即抖音GMV(商品交易總額)為10-25萬元,位于抖音美妝排名4176位。過去幾年,其在抖音的表現同樣不盡如人意。2021年-2023年,其抖音GMV分別為100-250萬元、500-750萬元、250-500萬元,排名均在1000名開外。在當下頭部美妝品牌的明星單品抖音年GMV動輒超1億元、10億元的背景下,美即的銷量略顯低迷。
網友評論:以前是真火啊
在十幾年前,
美即是許多人
護膚品中常見的存在,
消息一出,
不少人感慨:以前是真火啊
廣州日報綜合自瀟湘晨報、大眾日報、網友評論
來源: 新聞晨報
本站文章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投稿至郵箱:dxse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