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樂文
編輯/言樂文
你敢相信,年僅13歲的上海女孩為了擠進美女圈子,竟然豪擲400多萬為自己進行全身整容。
在這瘋狂的背后,是200多次的動刀和無數次的修復手術,以致整容醫院的醫生都無人敢接她的修復單。
小小年紀的她是如何踏上這條整容之路的?現在的她又是否后悔當初的決定呢?
這個整容狂人名叫周楚娜,出生于上海一個富豪家庭。家境優渥的她從小就過著不愁吃穿的生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妥妥的小公主一枚。
遺傳了父母長相基因的她雖然長得普通,但性格卻非常可愛,一家人過的別提有多幸福了。
但周楚娜自幼瘦弱不堪,皮膚是健康的小麥色,相貌平平,身材和長相都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地方,因此小小年紀的她總是對此感到自卑。
這種對于外貌的自卑感在周楚娜13歲那年到達了頂峰。
由于家庭條件的允許,她被父母送往常人難以進入的高等學府——國際貴族學校。周楚娜就讀期間,因為她轉校生的身份,同學們總是組成小團體擠兌她,而那些打扮的光彩奪目的“小公主”們身邊總有一些男同學當小跟班。
他們每次碰見她都要嘲諷她是“丑八怪”,她沒有大大圓圓的眼睛,也沒有白皙透亮的皮膚,普通長相的她在國際學校中顯得格格不入。
這讓她愈發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也不會打扮,顯得特別土。
班級里面的男孩子們經常私下偷偷地給她起難聽的綽,對她進行各種謾罵,而那些長得白白凈凈、漂漂亮亮的女生們則受到各種各樣的追捧。這樣的差別對待在年幼的張楚娜心中埋下了嫉妒和怨恨的種子。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周楚娜在國際學校里幾乎沒有真心朋友,自己所謂的好朋友竟然只有砸錢才愿意和自己交往。
她每天就在同學們的冷嘲熱諷中度過,男生們看她的眼神是厭惡的,女生們看她的眼神則是輕蔑的。
上學期間,周楚娜喜歡了上一個班級里的男孩,為了讓對方也喜歡上自己,她想方設法地獲得對方關注,只為博得那個男孩一笑。
可那個男孩自始至終都沒有正眼瞧過她,這也是壓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她開始痛恨爸媽,為何給了她如此平庸的面貌。
每一個丑小鴨都有變成天鵝的夢想,于是她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悄悄變美驚艷所有人。
因為周楚娜的母親從事整容醫美方面的工作,周楚娜從小便對醫美方面的事耳濡目染,也清楚的知道整容便是變美的唯一捷徑,于是剛剛13歲的她便有了整容的想法。
這天,周楚娜回到家后把遭受校園霸凌的事告訴了父母,埋怨父母給了她丑陋的面容,并首次提出了整容的想法。
父母聽到自己的寶貝女兒因長相而受盡委屈,并責怪自己時,心中十分復雜。一方面覺得愧對女兒,另一方面又覺得無能為力,不知道該如何疏導女兒的情緒,也不懂如何教導女兒正確悅納自己。
其實很多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都存在著這樣的問題,缺乏對子女在心理道德層面的規訓。
對于周楚娜整容這件事情,其父并不贊成,但其母卻鼎力支持。也許是實在不心女兒繼續活在自卑當中受盡屈辱,夫妻倆最終達成一致,同意了13歲的女兒去醫院進行整容。
2017年末,周楚娜終于迎來了她人生中第一次整容——埋線雙眼皮手術。
躺在手術臺上的她,一想到馬上就能夠擺脫原來的丑陋容貌,內心十分激動且無比期待術后開啟自己嶄新的人生。
最初她只是希望自己能夠通過手術變得白一點,眼睛大一點,擺脫“丑小鴨”的稱。可是整容后,她整個人看著都不一樣了,沒想到小小的雙眼皮手術和小劑量的美容針就讓她容光煥發。
這極大程度上鼓舞了周楚娜整容的信心,她的人際關系朝著好的方向轉變,她也的確收獲了很多贊美。
最令她欣喜的是,整容后的她居然混進了原本對她來說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女圈子。
這最初的手術讓她嘗到了整容的甜頭。可所謂的美女圈像她這樣的整容臉實在太多了,周楚娜在圈子里根本不值一提,這讓周楚娜的自尊再次被踐踏。
在虛榮心的作祟下,她不再單純滿足于小型手術,又進行了開眼角等一系列手術,開始了她真正的整容生涯。
周楚娜覺得眼睛越大越好看,嘴巴越厚越性感,為此她甚至還加入了整容愛好者的交流圈子,在相互交流中又想到了墊下巴、豐胸、填充額頭瘦臉等項目。
隨后,她對于容貌的追求完全瘋狂起來,在整容道路上越走越極端。額頭稍微凹陷一點,就要去打玻尿酸,接受不了全身上下一點點的小瑕疵。她也曾在節目中調侃自己,不是在整容就是在去整容的路上。
僅僅在未成年期間,她就已經做了上百次的整容手術,她在一次又一次地整容中獲得。看著鏡子中的自己花了上百萬的科技臉,她依然不滿足,她開始想方設法改變臉型,甚至做了極度風險的“磨骨手術”。
因為網紅臉不是她所期待的理想面容,她的最終目標是成為真人芭比。為了這個整容的最終理想,只有10多歲的她,全身上下除了器官已經沒有一寸是真正屬于自己的。
周楚娜透露,參加節目之前,她又去做了眼瞼下至,由于眼角開得太大,眼睛還沒有完全恢復好,導致她現在遇到強光就睜不開眼睛。
她表示自己因為過度整容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比如下雨天會莫名其妙的渾身酸痛,眼睛太大閉不上,甚至夏天太熱,假體會融化,鼻子歪了,下巴發炎等等。
在的麻醉劑下,她的記憶力下降得飛快,幾乎和一個上了歲數的老年人相當。
而風險極大的削骨手術令她面部神經受傷,但凡做幅度稍微大一點的表情就痛的要命,于是她整張臉在旁人看來十分的僵硬,完全喪失了她最初所追求的美感。
可畢竟面部的手術終究是不可逆的,整容帶來的危害也不可避免。周楚娜自稱十分后悔整容,整容后遺癥不僅摧殘了她的身體,她更是在手術期間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
后期她整容成癮,只要不做手術,就渾身難受。而越發頻繁的手術,使她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
如此一來,便陷入了一個“美麗怪圈”。周楚娜在怪圈中不斷掙扎,越陷越深,她曾飽受病痛的折磨,一度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周楚娜的父母更是后悔不已。
而當今社會,整容行業日益興盛的背后是年輕人對容貌的高標準與高追求,其背后不乏年輕人愈演愈烈的“容貌焦慮”,究其原因是整個社會對外在形象的重視,以及對內在美的忽視。
從大街小巷張貼的中我們不難發現,人們對于相貌的執著,包括評價都已經成了一種風氣,這種風氣正漸漸吞噬著我國新時代的青年們,污染著時代點鐘的太陽。
一旦整容現象被普及,那么,年輕人的審美觀乃至是非善惡觀將會發生改變,“三觀跟著五官走”將演變為現實。
而且整容是一項十分危險的行業,手術失敗的風險不可規避,“毀容”的新聞時有發生,而受害人往往花了大價錢卻與自己的初心背道而馳,無處訴苦,即便是被毀容也難以獲得賠償,賠了夫人又折兵。
在貴州就曾發生過一起整容事故,一位19歲的花季少女在整容手術的過程中意外死亡。經檢查,不是女孩自身的問題,而是手術醫生一個小小的操作失誤,葬送了女孩的花樣年華,甚至毀了一個家庭的幸福。
韓國48歲的女性韓慧景,她整形成癮,最后整得自己面目全非,她甚至還將食用油注射進自己的臉部。
周楚娜因整容開始在網絡上走紅,很多人在她微博底下留言規勸她不要再整了。
起初她并不理解網友,但直到她聽到醫生說整容給她身體帶來的危害已經沒有任何補救措施時,她才終于開始聽勸,開始反思自己,開始質疑自己過去的整容之路。
當然,自己選擇的路哭著也要走完,自己種下的惡果也要由自己償還。
在《超級演說家》演講的最后,周楚娜告誡大家,不要因為他人的目光和取悅這個世界就選擇整容,那樣太可悲了。人要為自己而活,像史鐵生說的那樣“且視他人之凝目如盞盞鬼火,大膽去走你的夜路”。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長相是命中注定的。相對于外表來說,其實真正重要的是自信心。外表是父母給的,可自信卻是自己給的。
人只要自信,即使長得再丑也不會有容貌焦慮。可一但自卑,就算再美也還是會畏畏縮縮。
在提升自己的外在美的同時,更要注重內在美。內在美才是永恒的,歲月是把殺豬刀,再無暇的臉也敵不過時間的侵蝕,國色天香最終也不過是年老色衰,否則又怎會有《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慘談經營呢?
真正的自信和幸福源于內心,而不是外表。趁著年輕,何不將自身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有意義的事情中?
本站文章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投稿至郵箱:dxse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