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膚品搓泥是什么原因?護膚品搓泥怎么辦?
有多少妹紙大概都遇過這樣的情況
終于拔草了心心念念的護膚品
結果往臉上一涂
發現它居然搓泥了!
為什么會出現搓泥現象呢?
有些人認為搓泥就是不吸收!
還有很多人的做法都是直接放棄不用!
但事實上并不是!
因為搓泥現象在任何大牌的化妝品、護膚品都會出現的,且聽我慢慢講來。
首先我們要確定這種泥是什么樣子的,“搓泥”準確的描述,是用完一些護膚品后,在臉上可以搓出一小條一小條,或長或短,或多或少的泥狀物,顏色可深可淺。有的“搓泥”被形容成“類似白色脫屑物”……
有幾種情況會導致護膚品搓泥現象
1、皮膚老舊角質層太厚
在干燥的天氣,皮膚嚴重缺乏水分時,會產生更多的皮屑。當涂抹護膚品時,皮屑混和護膚品形成“泥”--
皮膚在“好轉反應“修復期,皮膚代謝過程中產生的皮屑和護膚品混合時,也會產生”搓泥“現象!
2、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質、玻尿酸等)。
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可以從幾萬直到幾百萬或更大,往往由無數結構小單元以重復的方式排列而成。它們在特定環境下可以分解,產生分離變異。
所以:
A)凝膠類產品最有可能會產生搓泥現象。由于卡波(做凝膠類產品的一種材料)是高分子聚合物的一種,由它做出來的寶貝很可能出現搓泥現象;
B)帶蛋白質的護膚品可能會產生搓泥現象,例如添加了膠原蛋白的護膚霜等等。。。
護膚品出現搓泥有時是因為產品的質地不兼容造成的,比如一些含有大分子膠質的保濕凝膠在遇到含有皮脂吸附成分的粉末之后便會搓泥,所以在保養流程中要大力避免這兩種屬性的成分一起使用。
3、不同乳化體系出來的護膚品有可能會相互產生反應而出現搓泥現象。
例如一些含有甘油的水,和某些護膚品同用,會有搓泥現象。所以一直用某個霜霜沒問題,突然換了個水水在霜霜之前搽,就出現搓泥,這個再正常不過了,呵呵!
A)有人認為搓泥的現象是由于化妝品的油水不相溶產生的。如果你的霜下面打的是油溶性的底,而你的霜則是水溶性的,那么肯定會搓泥。另外化妝品都分為親水和親油,用了親油的產品打在明明是親水性的皮膚上,基本都搓泥。--這個是可能的
B)防曬隔離霜里面通常含有鈦白粉或者二氧化鈦水溶液,這和油不太相容,一搓就容易形成“泥”或者白屑。
4、使用方法所致,即使用護膚品的順序不對
A)在擦上保濕霜、精華液等含高分子膠及水溶性增稠劑的產品后,馬上又擦上粉底或是防曬乳產品,就會產生鹽類,即是我們肉眼所看到的白色屑屑;
B)或發生在擦上乳液、乳霜等含親水性強乳化劑的產品,例如脂肪酸鹽類,又馬上擦上粉底、潤色隔離霜等含金屬離子的產品,其成分也會由水溶性轉向置換成非水溶性鹽類;
C)則是擦上抗痘產品,如果酸、水楊酸等,再擦上隔離乳等帶有氧化鋅粉末的產品,也易產生沈淀物。保養程序后擦上防曬霜,若有化學沈淀物產生,會影響到防曬霜的隔離效果。
護膚品搓泥怎么辦?
方法一、徹底吸收
要避免沉淀物產生,最基本的方式就是等每道護膚品都吸收后,再進行下個保養或上妝步驟。
錯誤用法--為求快,在精華液等保養品還沒干前,又擦上粉底或防曬產品,就容易有沉淀物產生。
方法二、養成定期去角質的習慣
角質層是肌膚最外層的屏障部分,而當這個部分被大量老廢角質細胞占據之后,肌膚的吸收能力以及新陳代謝能力就會下降,這樣一來,保養品吃不進去,搓泥也就難以避免了。根據肌膚的狀態以及耐受性,使用去角質產品,每周1-2次左右就可以有效改善搓泥的尷尬。
方法三、雙手溫暖護膚品
搓熱雙手也是最護膚關鍵的一步。護膚品中很多用于溶劑的成分在低溫狀態下會呈現類似于“凝結”的狀態,所以最好能借助雙手的溫度來將它們融化,從而避免搓泥。最后,用溫熱的雙手包覆整個面部區域以促進保養品最大限度被肌膚吸收。
方法四、改變手法,抹—拍
用面霜的時候手法別用抹的,改用拍的,先在臉上平均點上霜霜,然后用手輕輕拍入皮膚就不會搓泥了,眼霜也如此。
搓泥后應急對策:
護膚品搓泥后不要先急著洗臉,如果情況不嚴重可以用面巾紙輕柔的碎屑掃清,如果大搓泥則需要使用化妝棉蘸取爽膚水之后輕柔擦拭面部區域,之后在使用保養品補涂時也要減少用量。
溫馨提示:
每個季節有每個季節的護膚法則,不能一年四季都一成不變,畢竟節氣在變換,環境也在變換,肌膚自然也會不一樣,涂抹護膚品的節奏和方式方法自然也就需要變化了,要使自己的護膚方式符合季節的變化,秋季有秋季的護膚法,冬季有冬季的保養法,好好學學以上知識,正確護膚,才不至于在涂抹護膚品時遇上尷尬的搓泥現象!
? end ?
關注我
一起分享變美的點滴
本站文章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投稿至郵箱:dxse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