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我app是一款精準護膚類的軟件,除了基因檢測、膚質測試等特色功能外,品查詢功能也別具一格。它可以查詢關于護膚品的各種信息,其查詢數據庫是國家藥監局備案數據庫,專業的平臺數據結果,信息完全同步。
真我app的數據從哪里來?可靠嗎?
1、藥品局備案數據庫
我國化妝品行業受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簡稱SFDA)的管理,所有合法上市銷售的產品都必須在SFDA進行備案(國產產品)或批準(進口產品),并且SFDA會將這些數據公開,以透明話的方式讓消費者更放心的購買產品。真我app完全同步SFDA公開的產品信息,這些產品上顯示“進口備案”/“國產備案”的標示,同時也會標明產品在SFDA的備案批準文。
2、標簽數據庫
由于歷史原因,2010年之前在備案的產品沒有成分的信息,還有一部分消費者習慣使用海淘去購買未在中國上市的產品,這些產品也沒有在藥監局進行備案,真我app為了讓用戶有更好的查詢體驗,會從產品標簽上獲取產品的成分表,這些產品上會顯示“產品標簽”,表明成分信息來源于產品標簽。
真我app數據庫均依據可靠的來源,是值得信任的。但是由于人工的審核,以及藥監局備案本身的問題,不排除可能存在極少數錯誤的情況。如用戶發現錯誤,可進行反饋糾錯,待我們審核確認后會及時更正。
藥監局備案的產品就是合格的好產品嗎?
完成了藥監局的備案只意味著可以合法上市,能夠大批量的進入市場銷售,與產品質量好壞無關。就好比汽車上了牌照才能上路一樣,上牌照與車的好壞無關。監管部門審核備案時,只會審核文件資料是否符合各類監督管理條例規范,對產品功效及相對優劣并不作判斷。但同時產品需要做好第三方檢測報告,以備藥監局隨時抽查。藥監局也會定期公布抽檢不合格的產品。
如何理解真我app的全?
在護膚品全成分表中,成分表根據單一成分含量從多到少排序(含量低于1%的成分隨意排列)。并將每種成分從安全等級、活性成分、致痘風險、使用目的這四個屬性進行解讀。點擊成分表中的單一成分,也可以看到該成分的詳情說明和介紹。
安全等級
成分安全等級引自EWG美國環境工作組。用于表示累積使用該成分對人體皮膚和身體健康存在的風險,數字越高代表風險越大。綠色表示安全成分、藍色表示較安全成分、紅色表示存在潛在風險成分。
活性成分
真我app把成本較高、皮膚需要的活性成分、以及對保護皮膚很重要的防曬成分列為活性成分。并在成分表中進行標注,用戶能更好的辨識那些對皮膚提供良好功效和防護的成分。
致痘風險
護膚品成分中,有些成分對于油性肌膚可能會誘發粉刺,或者讓已經長粉刺的肌膚更加惡化,真我app將這些成分列為有致痘風險的成分。
使用目的
指該成分在配方中使用的用途和目的。常見的用于改善皮膚的目的有保濕、美白、抗氧化、防曬等,常見的用于化妝品穩定的目的有增稠、乳化、防腐、酸堿調節等。每一種成分在該護膚品中都有其相應的使用目的。
為什么真我app可以查到藥監局查不到的產品?
一般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沒有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的海外產品,已經在國外的生產國符合該國的規范,又很受中國用戶喜歡的,用戶常常通過海淘代購方式購入,這些海外產品因為沒有正式進入中國,所以沒有在藥監局進行備案。真我app因為用戶關注度高而人工補錄。
另一種可能是國產非特殊化妝品備案,實際是備案了,但在藥監局是另一個隱蔽的查詢入口,很多用戶不知道。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的監管部門不是國家總局,而是各地省局。所以,很多國產化妝品在國家總局網站的查詢入口是無法查詢到的。
為什么我在真我app查的成分表和我手上產品包裝上不一致?
有以下幾種可能導致成分表不一致:
1、產品配方升級,或者產品本身有多個版本。
2、成分一樣,但成分排列的順序不同,APP上的產品全成分表會標注成分順序有多種:
產品標簽順序:成分表根據單一成分含量有多到少排序,和產品包裝上的標簽一致。
配方備案順序:成分表根據藥監局備案的配方工藝分組排序,和含量無關。和產品包裝上的順序很多不一致。
產品備案順序:根據產品在藥監局備案提供的成分表,原則上和產品標簽一致,但由于廠家和藥監局的問題也有例外情況。
為了更方便用戶查詢,減少用戶對不同順序的疑惑,真我app正在逐步人工調整,將配方備案順序慢慢調整為產品標簽順序。
本站文章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投稿至郵箱:dxse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