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是,我拿起成分表研究了一下這個保濕精華的成分:
綠色表示溫和,有功效作用
黃色沒什么特殊功效,無功無過
紅色表示大,過量有安全性問題
?表示非常好的成分~
?甘油:是一種普遍的護膚保濕成分,大部分保濕類的護膚品中就有這個成分,保濕效果可以說是非常不錯啦。
?丁二醇:也是一種保濕成分,而且性很小,保濕效果好,溫和度高,也是在護膚品中常見的一種成分,特別是一些保濕補水面膜中!相對而言比丙二醇更溫和。
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這個的作用就是讓產品更清爽,對皮膚沒什么壞處,當然也沒什么特別的好處,就是可以讓使用感更清爽一些
1.3丙二醇:也是一種保濕劑,不過稍微有點粘稠,對皮膚沒什么,可以通過甘油催化產生。
?蔗糖:是從甜菜,甘蔗和水果中提取的含量極高的小分子保濕劑,對皮膚沒有,是一種很好很溫和的保濕成分。
?羥乙基脲:是不是咋看之下感覺是某種很大的化學品,其實,不是的,它是一種新型的保濕劑,很多面膜中都有添加,而且它不粘膩,可以深入角質層,對于干燥細紋,增加皮膚彈性方面比甘油還要好。
苯氧乙醇:很多人可能看到含乙醇兩個字就以為是酒精,它不是酒精,它主要作用就是抗菌防腐,充當防腐劑的效果。
但是在防腐劑界來講,它已經是非常低敏溫和的防腐劑啦,當然還是有一些的,國家規定護膚品中的苯氧乙醇不能超過1%。
?海藻糖:是一種天然糖類,分子非常小,除了本身很好的保濕作用之外,還可以促進其他營養成分的吸收,特別是脫皮干燥的時候。
丙烯酸酯類/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聯聚合物:這一大串名字看起來超級復雜,其實你只要知道它是一種增稠劑和穩定劑就夠了,它會形成一層膜,對皮膚有一個鎖水的功能,其他基本沒什么作用,很多防曬霜成膜里面就有這個成分。
季戊四醇四(乙基己酸)酯:就是一種乳化劑和增稠劑,可以從蔬菜中提取,目前沒有發現。
糊精棕櫚酸酯:就是一種油性的增稠劑,可以讓涂抹的時候延展性更好~
?藻提取物:除了保濕作用外,它還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在抗老和皮膚粗糙方面的效果比較好。
山梨糖醇:小分子保濕劑,在很多透明類產品中常見,平時我們喝的急支糖漿和口香糖也有這個成分。
?聚天冬安酸鈉:補水功能很強大,而且因為是親水的,所以很清爽,可以延緩皮膚皺紋。
?生育酚乙酸酯: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維生素e的衍生物,主要是抗氧化作用。
:它的作用比較多,對粉刺和痘痘有抑制作用,另外還可以促進其他成分的吸收,在這瓶精華中還有抗氧化的作用。
氯苯甘醚:是抗菌類的防腐劑,很多化妝品中有這個成分,但是比較,如果成分靠前建議還是慎重選擇,因為日本已經嚴格限制它高濃度出現在化妝品中!
氫氧化鈉:這個聽起來很熟悉,四不四,以前化學課經常見到,一般都是用來中和ph值的,它本身的堿性非常強,剛剛測試了一下這個精華的ph值大約5.5左右,和皮膚的ph值接近,小,估計是因為它后面有酸性成分添加,這里需要用它綜合來減少。
季戊四醇四(雙-叔丁基羥基氫氧化肉桂酸)酯:對抗基的,幫助抗氧化,防止衰老。
乙酰殼糖胺:非常安全的一種保濕劑。
二苯酮-4:是一種化學防曬成分,有性!
膽甾醇:也就是膽固醇,我們自己也會分泌這種成分,是一種很好的乳化劑,沒有。
卡波姆:就是一種高分子聚合物,就是你們經常用的蘆薈膠的主要成分,這個精華里面也是因為卡波姆和氫氧化鈉溶液,所以就成為這種透明的凝膠狀。
沒什么特別的功效,也沒什么,就是一個基礎的透明增稠劑。
脫氫黃原膠:一種乳化劑。
丁羥甲苯:是防腐劑,同時也可以幫助抗油脂氧化,一般含量非常小,濃度太高容易敏感。
?透明質酸鈉:就是我們常說的玻尿酸啦,可以吸收1000倍的水分,是非常好的透氣保濕品,不過為啥只在末尾看到這個成分呢,說明含量不高啊。
EDTA二鈉:一種穩定劑,輔助防腐!
?四己基葵醇抗壞血酸酯:是維生素c的衍生物,有美白作用。
檸檬酸鈉:調節ph值的,同時起到防腐作用。
?檸檬酸:果酸的一種,可以幫助去角質,美白,去黑頭,吸收皮膚,油皮喜歡的,芙麗芳絲洗面奶,城也醫生爽膚水里面就有這個成分。
交替單胞菌發酵產物提取物:是一種海洋菌種發酵后的提取物,保濕性很好。
c0:一種胭脂紅的著色劑,所以你看到的瓶子高顏值粉色外貌,就是它的作用。
c0:一種黃色著色劑
所以,從成分上看,這個確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保濕精華,里面添加的甘油,丁二醇,海藻糖,蔗糖,羥乙基脲等很多保濕成分。
主要就是一個保濕的作用。至于里面添加了一些vc和ve的衍生物,我個人覺得抗氧化和美白作用不需要太多期待。
至于粉粉的顏色,是因為添加了著色劑!
總體來講沒有添加太多的成分,同樣對于非常敏感皮膚來講,也沒有達到足夠的溫和。
另外,從使用感上來講,涂上去有點像涂蘆薈膠的感覺,有一滴滴的粘,我估計油皮夏天吃不消,雖然添加了很多清爽成分來調節,但是卡波姆的粘稠基地就是那樣的。
另外它雖然添加了很多保濕成分,但是我一個干皮用起來并沒有覺得很保濕,不知道是工藝還是其他成分的影響,總感覺涂完后有點粘,然后表面有一層膜,并沒有很潤澤飽滿的感覺。
目前最喜歡的就是前面多拍化妝水,然后用這個精華,然后再搭配一款油類精華,這樣的效果最好。
這種方法可以理解為:水-水性精華-油性的三明治方法,先給皮膚充分補水,然后用水性精華,也就是這款保濕精華抓住水分,最后用油類精華封鎖起來。
而且我發現這樣用可以減少它的粘膩度。
如果是油皮,建議用量要少一點,可能油皮會喜歡成膜后有一層膜的干爽感覺,這恰好是我不喜歡的,因為這種干爽感又稍微帶一點粘的感覺。
可能你們也亂了,不曉得我在說什么,就好比糖漿在皮膚上干了之后,表面也很干爽,但是這種干爽有一種不舒服的粘膩感
我可能一生都不太喜歡卡波姆成分。
本站文章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投稿至郵箱:dxse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