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露 (渤海大學)
近日,博主“翻滾吧花花”發視頻稱,其患有肺癌的母親用原本的手術費,在百萬粉絲主播的直播間購買了大量的所謂含有膠原蛋白肽成分的“防癌面膜”。然而經過她本人的專業檢測發現這些面膜不僅沒有任何防癌功能,反而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目前該主播賬已被封禁。(4月25日 光明網)
隨著直播平臺的發展,網紅利用老年人就醫心切實施詐騙的案例不勝枚舉。早在去年的“315晚會”中,就曝光了一批網紅忽悠老年人購買假藥的黑幕,如能治療腫瘤的藥片其實是壓片糖果、9年才能采摘一次的“天山雪蓮”只不過是普通的皂角米……老人一旦信以為真,花錢購買了這些產品,不僅花了冤枉錢,還可能貽誤病情,錯過治療時機,更甚至加重對老人身體的傷害,真是又傷錢又傷身,直播帶貨反而變成了“帶禍”。那為什么早年就已揭露的假藥騙局還會屢禁不止呢?
老年人防騙能力的提升速度,遠不及騙子們騙術的更新速度。老年人對于新事物的接受和辨認能力本就不及年輕人,近年我國不斷加大防詐騙的宣傳力度,已經在老年人群體中打好了一定的“防騙預防針”,然而騙子的騙術也在不斷跟進,從最早的直播間叫賣,到搭建場景、編排劇情,騙取老年人同情,再升級為在直播間做“偽科學”實驗,驗證產品效果,騙取信任。這些溫情的渲染、“證據確鑿的實驗”,讓很多一開始可能是半信半疑的老年人也變得深信不疑,紛紛“掏出錢包”買下這些“靈丹妙藥”。同時各平臺算法的精準推送功能,讓這些騙子快速鎖定目標群體并實施詐騙。
打擊直播平臺的假藥騙局,各部門必須各司其職,多管齊下。首先根據2022年印發的《網絡主播行為規范》中強調于需要較高專業水平(如醫療衛生、財經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內容,主播應取得相應執業資質向平臺報備,且平臺應進行資質資質及備案。平臺應加強主播資質和直播內容的審核,從根本源頭上斬斷假藥騙局的實施。其次,管理部門必須加大懲處力度,絕不能止于“發現一起再處理一起”;同時要創新防詐騙的宣傳手段,強化老年人防詐騙意識;最后作為家人,年輕的一輩應時常與家中老人保持交流溝通,關心陪伴才是最好的保健品。多方聯合才能護衛“銀發們”的晚年幸福!
本站文章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投稿至郵箱:dxse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