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生存的環境是個充滿微生物的世界,化妝品中的許多原料是微生物生長繁殖的營養物質,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微生物可大量生長繁殖。在化妝品生產過程中,如果設備、環境等清洗、消毒不徹底,易產生微生物,造成化妝品的一次污染。在取用化妝品內容物時有可能造成化妝品的二次污染。
為了避免化妝品在生產、儲存及使用過程中發生,一般需要在化妝品中添加防腐劑來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確保其在使用期間不會因為微生物滋長而變質。防腐劑是用來抑制或防止化妝品中微生物生長繁殖,進而防止產品的一類原料。防腐劑的種類繁多,安全起見,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均對化妝品用防腐劑使用作了相關規定。我國現行《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以下簡稱《技術規范》)規定,有51種(類)防腐劑可用于化妝品,對化妝品準用防腐劑的用量使用范圍等,《技術規范》也作出明確規定。由于《技術規范》的防腐劑列表為肯定列表,使用化妝品防腐劑時只能選用該列表中的防腐劑。
一些消費者“談腐色變”,覺得只要不含防腐劑就是安全的、高品質的,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可取的。目前宣稱不含防腐劑的化妝品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產品中確實不含防腐劑,多限于一次性包裝產品(如膠囊類產品)和基質本身不易長菌的產品(如唇膏、花露水、香水等)等。第二種情況是涉嫌炒作概念。這一類產品并不是沒有使用防腐成分,而是添加了一些具有抑菌效果同時不在《技術規范》準用防腐劑列表里而又具有防腐作用的成分,如戊二醇、辛甘醇等。含這一類防腐成分的產品并不一定比按照《技術規范》要求使用防腐劑的產品更安全。第三種是虛假宣傳或誤導消費者的產品,比如實際使用了防腐劑卻宣稱沒使用,還有回避使用的防腐劑、片面宣傳沒有使用的防腐劑等。
消費者應該理性、科學地看待化妝品中存在的防腐劑,我國法規要求所有的化妝品上市前都需要進行毒理學測試或一定的風險評估。一般來說,嚴格按照《技術規范》要求使用防腐劑的化妝品是安全的。
《技術規范》規定的禁用物質是指不能作為化妝品生產原料即組分添加到化妝品中的物質。而自然環境中存在的重金屬元素,由于技術上無法避免原因,通過原料如色素、顏料或生產及儲存過程作為雜質帶入化妝品時,國家有規定的應符合其規定;未規定的,應進行安全性風險評估,確保在正常及合理的、可預見的使用條件下,不得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化妝品只起到改善、防護、緩沖、美化和修飾的作用,一般情況下,其作用比較溫和。但需要提醒的是,在使用化妝品時一旦出現皮膚紅腫、過敏等問題,一定要及時就醫。
(摘自2021年06月08日《中國醫藥報》)
本站文章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投稿至郵箱:dxse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