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用出海了,海向我們走來了”。
近日,大批外國網友涌向中國社交平臺—小紅書。“潑天流量”襲來,國產美妝牌積極應戰,下場“營業”,與外國網友互動玩梗,試圖抓住紅利。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包括珀萊雅、自然堂、薇諾娜、啟初、玉澤、丸美、橘朵等在內的品牌紛紛加入這波熱潮,切換到外語頻道“開麥”,各秀技能。
例如始于清道光十年、已經195歲的謝馥春通過短視頻做了個自我介紹。其在視頻里演示了旗下產品的非遺制作工藝,配合著悠揚的琴聲,東方韻味十足。
誕生于上海的百年國貨品牌雙妹則直接在海報中亮出了自己經典產品,進行抽獎互動,引得外國網友留言”I am an old fan,pick me”。雙妹之外,相對年輕,同屬上海家化旗下的啟初、玉澤也不甘示弱,在介紹帖下廣交朋友。
“不論你是華籍美人還是美籍華人,敏感肌就用薇諾娜。”“整活”的薇諾娜直接指出了購買渠道,并向留言的澳大利亞網友強調,海外同樣售賣且支持轉運。
據悉,薇諾娜自2023年開始發力海外市場,重點布局東南亞地區,目前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已完成了薇諾娜等主要品牌和產品的商標注冊和備案準備。
按薇諾娜母貝泰妮介紹,目前已經成立相關海外業務團隊,覆蓋了馬來西亞、泰國、印尼、新加坡、菲律賓等國家,品牌薇諾娜已入駐Shopee(蝦皮)、Lazada(來贊達)等東南亞主流電商平臺售賣,同時旗下產品正在與當地知名渠道商合作,嘗試用TikTok本地化直播帶貨。
主打功能性護膚的敷爾佳則帶著全球品牌代言人成毅加入“混戰”,“If you continue to use me,your face will bling bling”。
拿出了“殺手锏”,借著科普“早C晚A”概念將旗下大單品推薦給廣大網友。
登頂“國貨一哥”后,珀萊雅的出海路徑也逐步清晰,在日前的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稱會持續關注國際市場的開拓,目前的出海布局主要面向日本和東南亞等地區,以線上銷售為主,進行探索和試水。
早在2018年就啟動出海戰略的,在面對海外來客時顯得駕輕就熟許多,一句“TT friends”直接拉近了雙方距離,海報上的小紫瓶精華液是其核心產品。
最初,自然堂借助天貓海外平臺將產品賣到世界各地,如今隨著戰略升級,的海外銷售渠道也愈發成熟。數據顯示,2023年“雙十一”期間,自然堂的國際業務包攬了馬來西亞Shopee和Lazada兩個電商平臺國貨品牌銷量雙料第一,零售額超國貨TOP2的兩倍、TOP3的十倍。
彩妝品牌橘朵則化身電子詞典,教起了品牌發音,召外國網友一同學習中文。橘朵是中國美妝品牌出海的代表,2021年其通過電商平臺shopee進入東南亞市場,是最早一批入駐shein的美妝品牌。
主打平價,與橘朵同屬橘宜集團的酵色也緊跟流量,邀請美國網友探索彩妝趨勢。據悉,酵色也在四年前開始出海布局,截至2023年2月就已經在日本、加拿大等國家開設了超600家海外門店。
有人將這場熱鬧視作品牌營銷,畢竟熱度的持續性及銷量的轉化都難以確定。但某種程度而言,這也折射出中國美妝品牌的出海需求和底氣。
近年來,美妝護膚市場消費趨勢發生變化,消費者不再盲目追求國際品牌,越來越重視國貨產品,中國成分開始走向“C位”,中國品牌開始走向世界,而當前的顯然已經成為了那個通向世界的一個舞臺。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本站文章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投稿至郵箱:dxse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