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鼠之見閉而不得去者也”中“見”意思是“被”,“見”在古文中常被用于被動用法,“見閉”即“被關閉”的意思。整句話的意思是這只老鼠由于被關閉而不能夠離去。出自宋代蘇軾的《黠鼠賦》。
原文:
蘇子夜坐,有鼠方嚙。拊床而止之,既止復作。使童子燭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聲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見閉而不得去者也。”發而視之,寂無所有,舉燭而索,中有死鼠。童子驚曰:“是方嚙也,而遽死也?向為何聲,豈其鬼耶?”覆而出之,墮地乃走,雖有敏者,莫措其手。
蘇子嘆曰:“異哉,是鼠之黠也!閉于橐中,橐堅而不可穴也。故不嚙而嚙,以聲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脫也。吾聞有生,莫智于人。擾龍伐蛟,登龜狩麟,役萬物而君之,卒見使于一鼠,墮此蟲之計中,驚脫兔于處女,烏在其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為多學而時之,望道而未見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嚙而為之變也。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無失聲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于蜂蠆,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覺。使童子執筆,記余之作。
本文是蘇軾少年時代寫的一篇詠物賦。它寓哲理于趣味之中,可以使讀者于詼諧的敘述中獲得有益的啟示。它就一只老鼠在人面前施展詭計逃脫的事,說明一個道理:人做事心要專一,才不至于被突然事變所左右。
本站文章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投稿至郵箱:dxse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