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內障手術后,患者最擔心的莫過于感染風險。要判斷術后是否無感染,可以從切口情況、自覺癥狀、體征等多方面進行觀察。一旦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尤為關鍵。以下是一些具體的判斷方法和注意事項。
1. 切口情況
術后切口是感染最常見的入口,觀察切口愈合情況非常重要。如果切口干燥,無滲出、紅腫或明顯疼痛,說明感染的可能性較低。同時,良好的消毒護理對切口愈合起到重要作用。術后要避免用手揉眼或讓切口暴露在污染環境中,這能大大減少感染風險。
2. 自覺癥狀
患者自身感受到的癥狀也是判斷依據之一。視力的短暫下降、輕微的畏光、流淚等是術后的常見現象,但如果這些癥狀逐漸加重,比如疼痛劇烈或視物模糊明顯惡化,則需警惕可能存在感染。術后遵醫囑滴用抗生素眼藥水,能有效控制輕微感染的發生。
3. 醫生檢查的體征
術后定期復查時,醫生會檢查瞳孔狀態、眼壓以及角膜和眼底的狀況。如果瞳孔沒有出現明顯充血、水腫,角膜透明度正常,眼底無異常積液,通常可以排除感染的可能。專業的儀器檢查可以發現潛在問題,尤其是在術后恢復初期,按時就診尤為重要。
4. 異常情況的識別
如果術后1-2天內出現明顯畏光、流淚增加,或是疼痛加重的情況,需立即聯系醫生。持續的視力下降或術眼紅腫加重,可能是感染的早期。此時,醫生通常會開具抗感染藥物如鹽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或妥布霉素滴眼液。如果伴隨疼痛,還可能需服用布洛芬或雙氯芬酸鈉等藥物緩解癥狀。
溫馨提示
白內障術后感染的高峰期通常在術后第2天,患者和家屬務必多加留意術后細節,包括用藥、休息和衛生習慣。配合醫生的檢查和治療,及時發現和控制異常,能更好地保障術后恢復效果。眼睛是我們感知世界的重要窗口,術后健康管理不能掉以輕心!
本站文章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投稿至郵箱:dxsen@qq.com